
pwatx
小露锋芒古人有云:读《金瓶梅》而生怜悯心者,菩萨也;生畏惧心者,君子也;生欢喜心者,小人也;生效法心者,乃禽兽耳。 那么这本书,应该是作者读了金瓶梅,觉得金瓶梅还不够,于是自己写了一本下限比金瓶梅里面西门庆更低好几倍的书,不仅洋洋自得,还认为看不起他的都是伪君子。 呵呵。
作者的这些思想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还是比较流行的,不过三十多年都过去了,还有人能够这么不长进,我也是服了。 即使是1900年,中国最黑暗的时候,真正有思想深度和长远眼光的人,也不会小看这个国家。因为同一个文化同一种语言下的几亿人口,而且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,这本来就是一股无比庞大的力量。这种力量在20世纪是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征服的。 站在当时人们的眼里,落后几十年上百年,是一种绝望的差距。但是站在历...
作者属于在桥上面走,走走走,走到一半,坚持不下去,就掉到河里面去了,然后作者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就不放手,以为掌握了真理和命运。 这条河,名字叫做虚无主义;他抓住的稻草,叫做宗教。 我为作者感到可惜,他在探索思想的路上走了这么远,可惜内心深处是一个巨婴,没有奶嘴(宗教安慰)就活不下去。
这个作者大概也是穿越过来的,书里面的毒点都是十多年前的。 其实我大概可以猜测到作者的想法,他怕搞一大堆先进武器,没几下就把蒙古给干死了,后面就没得写了。但是你要控制剧情进展,可以采用别的办法啊,干嘛非要用降低角色智商和开反向金手指的办法呢,这就属于不会写书的类型。
文青作者改不了的毛病。 首先,说一说我的一个观点,我认为,凡是只会用巧合、阴谋和误会推动剧情的作者,都是三流以外的作者。各种国产电视剧最喜欢这种剧本,美其名曰,制造戏剧性。 这本书犯得就是这个毛病,一直就是阴谋阴谋阴谋,巧合巧合巧合。主角一出场,就“凑巧”到了一个隐藏着大秘密的修道院。然后这个修道院里面有大秘密的人物,“凑巧”被主角吓成中风了。然后主角被修道院长和另外一个人利用,伪装成了这个有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