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部回复
加载回复中...
发表回复
加载回复中...
——————
就是一个智商不到80的主角,带着一群智商不到70的归化民,殴打智商不到60的明末土著的故事。
从明末文盲土著嘴里不停的蹦出“子弹”“后勤”“我军”“一百米”“两百米”之类。
当着别人的面,称名不称字,相当于直接草尼玛。
已经看到崇祯九年了,主角手里依然是十来把AK47…
当然我理解主角想“自力更生”的想法,但是主角跟手下土著,拼命模仿我PLA上下级关系,对话尬到死。
“俺”“我”不分,陕西人说“俺”不行?要么都用俺,要么都用我,这俺我混着用是什么来头?
上次看到俺我不分的小说还是《葬明》。
作者历史常识匮乏,说一个牛录三百丁,真的就敢写“一个牛录三百兵”“十个牛录三千兵”。
——
看出来了,明末的农民虽然都是文盲,但一个聪明伶俐,说话都是一套一套的,智商极高,很轻松的就能凭空理解主角从四百年后带来的各种先进概念和理论。
主角从天启七年开始,到己巳之变崇祯二年,不到三年就培养出上万名政治觉悟堪比PLA战士的明末将士。这让我PLA历经二十年腥风血雨才打造出的铁军成了笑话。
主角从现实位面花大钱建立了一个一个的各种工厂,到底有啥用?
主角到巴铁买枪买弹,还专门留了导游猴子这么一个线人,结果三年了还是那几把AK。
嗯,双穿的爽点是降维打击的快感,不是来看你傻呵呵种田的。尤其还踏马花大篇幅描写怎么教文盲儿童理解一加一,二乘二,你就算水文也不是这么个水法。你这是在侮辱读者智商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