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登录

用户注册

找回密码

搜索历史
暂无搜索历史
提示
书评网
用户头像
2019-11-06
推《叙事学简论》王振军。
看绪论就知道是个很好的书。旁征博引,特别好。
第一章从哲学高度论证叙事的本体论地位。叙
事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组织方式,是人类文化的
保存方式,人类文明的延续需要叙事,人类离
不开叙事,叙事是语言运用的根本方式之一,
人是运用语言的动物,也是叙事的动物,叙事
是人内在的心理机制,是人自身本性的外在表
现,是人的本质特征的外显,人类需要叙事,
叙事成就人自身,使“自为”的人成为“自在
”的人,叙事让人生活在意义的世界,叙事也
让人不断生成意义。
第二章是经典叙事学的历史回顾。20世纪初
西方文学研究方式发生了一场革命性变革,掀
起一股影响深远的文学本体论研究的“飓风”
,英美新批评是学术范式转变开端,结构主义
与俄国形式主义为叙事学提供了方法论基础。
经典叙事学是结构主义的,立足于对故事与话
语的研究,致力寻找表层叙事背后抽象的叙事
模式。当语言学这个“引航科学”由于过度开
发而失去动力时,叙事学在20世纪80年代
走向沉寂。
第三章研究后经典叙事学的发展态势。经事学以更宏阔的视野与更开阔的胸怀自觉的吸
纳新的理论和方法,由躲在象牙塔内的“叙事
诗学”走向“叙事批评”实践。后经典叙事学
突破文本中心的藩篱,重视读者的阐释,重视
叙事阐释中的语境;把叙事理论与巴赫金的话
语理论、女性主义等意识形态批评结合,使后
经典叙事学显示鲜明的意识形态倾向;叙事学
通过语言转义吸收计算机、人工智能中的术语
与概念,显示出新的阐释空间,或者直接引入
计算机技术开拓叙事学研究的新领域;叙事学
研究超越了叙事虚构文体领域走向对历史叙事
等叙事文类的研究。
第四章是对中国叙事学建构的理论探讨。后经
典之后的叙事学呈现出跨学科、跨文类、跨媒
介、跨文化特征,在叙事学的“跨国狂欢”中
,在世界叙事学图景中的中国叙事学“风景”
已经到来,如何在世界叙事学的国际思潮中追
寻中国
全部回复

加载回复中...
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