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登录

用户注册

找回密码

搜索历史
暂无搜索历史
提示
书评网
用户头像
2023-08-18
恐怖片并不是越吓人越好。即使仅仅是一种类型片,全世界的电影人都试图在恐怖片添加更多的意向表达。譬如人体蜈蚣的恶心,电锯惊魂的暴力,回魂夜的喜剧,还有像闪灵、沉默羔羊那种挖掘人性恶意,甚至有寂静岭这样去寻求人性之善的。但是无论如何,必须要实现对观众情绪的控制。在长达一个半小时以上的时间里,如果观众情绪失控,那么是何等的灾难。恐怖感只是让观众情绪释放的手段,必须恰到好处。超出影片对观众情绪把控的阀值,结果必然遭到严重的反噬。作者应该不是恐怖片的爱好者,甚至可以说他的惊吓阀值大概率还比较低,不然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道理。因为一个惊吓阀值很高的恐怖片爱好者,大抵都不缺乏“自己喜欢,周围人连谈论都欠奉”的尴尬观影经历。这种经历使得知道“让人不讨厌的恐怖是有极限的”。而往往是惊吓阀值比较低的观众才会有“恐怖片越吓人越受欢迎的错觉”。就像不怎么吃辣的人,才会产生火锅越辣就越地道这样的错误一样。
由此来说,作者在小说中对电影选材和拍摄的错误,也就可以预见了。明明因为“偏辣”而导致多少有点问题的原电影,作者还要主角大喊着“不够,不够”,而大肆“加辣”。大家不妨妨猜猜,如果真有这样憨憨去这样拍片,结果如何。
有评论问作者为什么不写拍摄、不写影片。由上述认为就是作者写不出来。作者不喜欢恐怖片,也不知道恐怖片应该是一个什么样子。作为一个低惊吓阀值的云观众,作者所能写还能有哪些呢?一个作者不可能写出他不知道的东西。
全部回复

加载回复中...
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