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部回复
加载回复中...
发表回复
加载回复中...
来自linzijian11的精彩书评,我也是看了这个才入坑的——大体上其实可以看成一部清穿小说。前代穿越者李过虽然力挽狂澜没让满清成功入关,但过早身死并没有在制度和文化上造成太大影响,新朝仍然按照历史的逻辑,在吸取前朝的教训下,继承了明朝的制度和文化,因此在文化底色上和清朝其实并无太大差异。但作为一个穿越者建立的汉人王朝,其和清朝还是有一定的差异性,在于对事功的推崇和对被北方民族入侵的敏感。后者体现在对宋金南北对峙的敏感,并演化成了顺俄关系的敏感。同时穿越者带来的学习西方的祖训在此也埋下了种子,因此两种矛盾心态和统治策略就成为前期故事发展的主线。
阅后书评——
前任穿越者死的太早,挽天倾的途中就病死了。最大的mod是文武制衡,几何测量纳入武官培养选拔。
主角是治世之能臣,这种身份设定可以更多的亲临战争、外交、民情的现场,没有那么多皇帝文衍生的繁文缛节。和皇帝的关系就像是一个先知+一个集权之君的组合。皇帝更像是一个捧哏于谦大爷,或者是高山流水伯牙子期(但是中期为了写实,反复强调皇权的掣肘,没有了前期的爽快,写得比较憋屈。感觉是没有灵感了,靠写这种写实的东西来水字数)
亮点直接放原文吧——
①世界格局由“天朝上国”重新变成了“春秋战国”
因为当时的天下,西不知有西域身毒、东不知有日本。故而七雄相争,则各有爵位,远近大小若一,终归于一,天下太平。”
“自汉后,天下更大了一分,乃至有匈奴、西域、鲜卑东胡。随着天下变大,这又倒退回了升平世。要保礼义之邦而击夷狄蛮俗。”
“待至明末我朝兴起,传教士西来,天下又大了一分,这一次不可能再变大了。我朝自非夷狄,西洋诸国也有礼义,风俗颇与中国同,这之外的便是夷狄。”
“列国当如周封建殖民,以文明对抗野蛮,占土教化。”
“及至天下已分,无可再夺,那必又是七雄之乱。胜者为秦,一四海而同文轨,此方为太平世之末。”
“大争之世,有进无退。地球就这么大,天下也已经注定不过千万里,若败……则三晋之布币终为秦半两;楚之鸟虫终为秦小篆;齐之稷下宫终没于秦之法。”
②有趣而合理的历史玩梗
一时间,城中的罗刹人见到了他们所能想象到的最为诡异的场景。
热气球在天空飘着,自己的所有举动被敌人看的一清二楚。
法兰西王室的蓝色鸢尾花旗、白底鸢尾花幕三朵鸢尾花加皇冠的法兰西王室军旗,以及一群法官正在远处指指点点。
穿戴着吉普赛服装的乐队,正在演奏土耳其禁卫军的军歌。一些参加过第三次俄土战争的哥萨克听到这军歌,已经吓得浑身发抖,不敢回忆当年的噩梦。十几年前的那一战,俄国被打的丢掉了克里米亚个顿河河口,土耳其的禁卫军就是伴着这样的军乐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冲锋。
城中的指挥官更是愕然不已。
一个横贯欧亚的大渎圣同盟?
法、土、中,这三个俄国三个战略方向最大的敌人结盟了?
虔诚的天主教徒、攻破了君士坦丁堡的绿教徒、什么都信什么都不信的儒家天子……为了反对正教的最后荣光,缔结了牢不可破的联盟?
③时代变迁,地理大发现。明末清初A时期的“西域”其实是南洋(承担着贸易和扩张属性),而A时期地理上的西域却和辽东一样,变成了赔钱货,不经营则有少数民族动荡之祸,经营也挣不到什么钱
第二卷碾压式伐日(有一个打土豪分土地、和奸、量幕府之物力结于国之欢心等有趣桥段)。下一步应该是戳破荷兰的纸老虎经略南洋,控扼马六甲,剧情实在写的有点儿繁琐没坚持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