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部回复
加载回复中...
发表回复
加载回复中...
1章
看了一眼“手腕上价值六位数的”手表,完全没必要。通过侧面描写带出家世背景也不是这个写法。
“亲身父母”是错别字。
基因毒药?这么绕的身世你想干嘛?
2章
富二代进娱乐圈?还是女团?
4章
跟家人提对赌协议?
5章
镜头语言……你真的明白全息意味着什么吗?还有技术和内容的关系,比如诺兰不拍3d你知道为啥吗?
8章
年少慕艾又是错别字。这种类型的错别字会给人作者语文没学好的感觉。
内容有点无聊,跳过一大堆想找正经拍摄来看,就看到15章结束又对赌了,再跳一下。
终于要拍电影了,发现演员背景介绍、甚至面试对话都有写,反倒是正经拍摄里遇到了什么问题、怎么解决的没怎么写。
受不了了,不看了。
想起那个职业剧都变成了恋爱剧的吐槽,换到这里就是职业文都是装逼文。
我一般不纠结设定细节,但想到了,就说两点吧。
一是这个设定是有唯心主义弊端的,其实按照这种控制力逻辑,根本不需要演员。(当然,可以圆,比如真人可以更精细控制,观众对人脸辨识能力更强,用真人演员来避免恐怖谷啥的。)
二是这种控制力的话根本不需要全剧组跟着一个演员一起ng,把其他人剪出来,让ng的人进去重新演就可以了。
最后我想讲两句题外话。
第一,很多不做实事的人会有一种点子厉害就够了的想象。而其实现实中导演要处理的细节有很多,各个环节怎么调度,哪些东西可以多大程度妥协,对这些没那么光鲜亮丽的问题的思考才真正撑起了一个导演的实力。
不要忽视基本功,就像尽量不要写错别字一样。
第二,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,不要轻易把它降格为故事片。
可能正是因为这种单一化的思路和对导演这个行当的浪漫想象,才会写出28岁获终身成就奖这种剧情吧。
阅读的时间成本并不值得,不推荐,2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