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登录

用户注册

找回密码

搜索历史
暂无搜索历史
提示
书评网
用户头像
2024-02-13
配角徐子君那部分的情节简直有病。一个半保底名额“某个学校可以降20分接受她”——别人花了20万让她放弃一个名额,她作为一个学霸,还是家里极穷的农村孩子,她表现的是不愿意——我其实不太理解,又不妨碍你正常高考,按文中说话,正常发挥就能考上更好的学校的情况下,她居然完全不愿意,需要作者设定为父母来逼迫——不拿这20万,就把她嫁了拿20万给家里的理由。呵呵呵,怎么说呢,另外,徐子君的不愿意的理由(或者书中赞同徐子君的同学的理由)是高考只有一次,需要一个保底,它比20万对一个穷困家里更重要。
怎么说,其间的逻辑脉络可谓荒谬。1.一个穷困孩子,她真会无视20万,只为了一个很可能用不上的保底?
2.一个穷困家庭,都竭力给自己的孩子创造最高的学习环境了,他们会说出不同意拿20万就嫁人收彩礼20万?且不说这个配角又丑又矮又胖,能不能拿到20万彩礼,就算能吧,父母真这么贪钱和不在乎女儿,那需要给她读书?作者难道以为养小孩不花钱的么?3.高考是只有一次机会么?复读呢??语无伦次了么?4.书中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无视20万,认为这种半保底名额更重要——现实中有钱人肯定会这么想?但穷人真这么想?
看作者的小说中不自觉流露的观点,估计作者还是个小孩,充斥了一种何不食肉糜的“好心”,以及现在网络上那些年轻败犬对父母的无由来的愤恨

全部回复

加载回复中...
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