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登录

用户注册

找回密码

搜索历史
暂无搜索历史
提示
书评网
这是一个高开低走的年代文。
主要故事线是这样的:女主阮前世溪本是一名服装设计师,穿书到生活在70年代的山区乡村一个十来岁的女孩。女主父母在军区生活,她则从小跟随爷爷奶奶叔叔生活。嗡嗡嗡尾声的乡村生活艰苦、闭塞、单调却也不乏温情。
女主的奶奶豁达、乐观又有主见,也不像很多文里面的乡下奶奶那样重男轻女,简直是完美奶奶。爷爷沉默却明理,小叔叔吊儿郎当却为人仗义。只有二叔一家,成了这一部分的反派。二婶自私、嫉妒心强、心术不正,在女主穿越不久后就挑动分家,还多次给女主使绊子。二叔自私冷漠而且没有主见。(二叔家就是这个大家庭里的老鼠*)男主作为嗡嗡嗡受冲击随父母下乡的小男孩,不同于其它年代文同样处境的男主,单纯、沉默甚至有点自闭。(令人心生怜爱)还有女主的大姑姑,长期忍受家庭暴力,后来决然离开重新开始。女主的裁缝师傅,固执可爱的小老头,爱憎分明,在临终时把遗产都留给了女主。作者对山区乡下生活真的写得精彩,既有人物,又有情节;人物可爱,情节抓人。
到了第二部分,女主16岁时,父母回乡探亲,女主为了参加高考改变命运,跟随父母离开了大山,去了军区所在城市。在这个新地图,女主一门心思学习,同时与自己的父母、父母收养的大姐(也是原书女主)、大姐的跟班妹妹进行了轻度的宅斗,最后大获全胜:大姐身败名裂高考失败,母亲颜面扫地、灰心失望,女主自己则考上了北京大学。
这一部分写的远不及山区生活那一部分好。作者一反第一部分的行云流水,这部分写的非常滞涩。篇幅很短,对军区生活描写缺乏细节,基本感受不到军区范儿。人物单薄,情节逻辑不通,很多地方无法自圆其说。
举个栗子:女主在跟父母生活这整个阶段,对父母毫无尊重,即便是表面的尊重都没有,有的时候简直可以说的上是没礼貌,比如从不叫爸爸妈妈,对母亲当面批评。如果女主就是原身或者原身重生的,对父母愤恨有这种表现还可以理解。但文中女主实际上是现代人穿书而来,前身的父母实际上与她无仇无怨,甚至可以说得上是帮助她改变命运的工具人,女主即便内心对他们毫无孺慕之情,起码也该有对陌生工具人表面的尊重。文中女主理直气壮的享受着母亲打扫、做饭种种服务,从来不帮忙;接受父亲的帮助去小学旁听、在中学入学,还能心安理得的指责对方,高考完干脆的离开,实在不合情理,跟第一部中女主性格形象反差太大。还有女主那个被收养的姐姐,虽然有心机,假模假式,总希望把自己塑造的很完美,说一套做一套,但说到底都属于女孩子的小自私,并未突破道德或者法律底线做什么伤害女主或者别人的事情,但在女主眼里却罪大恶极,不身败名裂不足以平民愤。(实在不太理解)这一部分追完,我对这个文兴趣大减。
第三部分,在北京读大学追了一小部分,也追的越来也无情无绪,在弃坑的边缘了。
原本想4星推荐,减为3星推荐。
全部回复

加载回复中...
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