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部回复
加载回复中...
发表回复
加载回复中...
有评论说这里出现了个极端女quan人士,明确厌男,会让女性也感到不适。我还以为她做了什么,平白无故虐//sha世俗定义下的好男人?
结果她做了什么呢?她仅仅是在‘自己的’别墅里,值班人员只雇佣未婚女性,也就五六人,不会超过十人,一个小型未婚女性互助会的样子。某些评论里把她说的那么罪大恶极,我还以为她控制了整个zheng//fu高层,只雇佣女性,截断了所有男性上升渠道呢。
艾娃确实有帮助女性,她用自己的资产设立了个类似诺贝尔奖的艾娃奖,奖励各个领域的杰出女性。诺贝尔奖作为男性的游戏存在了那么多年,艾娃搞个女版的有什么问题?
艾娃帮助女主的理由是“男性之间多是利益交换,只有女性之间才有真正的友谊”。这里为什么能戳中一些人的神经?有那么多的书,有那么多的经典名著,那些书里的女性形象是如此的薄弱,她们的伤痛被刻画的像是艺术与美,书里女性之间的关系被轻视,被诋毁,这个书友为什么不把自己的精力放到抗议这些对女性的污名化上?“理中客”的位置比较舒服?这样只是沉默的帮//xiong罢了。
评论说她歧视已婚女性。艾娃做了什么呢?她友善地和瓦伦蒂讨论了下婚戒的历史渊源。她仅仅是在自己身边的小圈子里更亲近,更优先帮助未婚女性,这就算歧视婚女,有婚驴思想啦?因为她不把婚女放在第一位,不热情,不敬佩婚女的选择?她的艾娃奖也没说不给已婚女性啊。这些书评怎么不说很多男性把控的圈子根本不带女的玩?
如果艾娃是极端女quan,那么,那位书友肯定能推断出我们现在的社会是更极端的父quan。艾娃没有打压婚女,但现实找工,已婚未育的,hr是真的不要。涉及切身利益的你们不急,人家态度冷淡点你们倒是急了
书中的艾娃能得到各个年龄层,阶级,性别的民众的广泛尊敬,就是因为她一直站在人类的(而不仅仅是父权的)正义公理法理和道德这边。直到她快死了才冒了个险,帮助女主私刑杀了几个罪有应得的贵族。
作者甚至塑造了一个现实中都不多的美满婚姻。瓦伦蒂结婚后她丈夫承担了大部分家务,让她能无所顾忌地拼事业,然后事业腾飞。作者自己也有稳定的亲密关系,不清楚有没有结婚。
作者是如何“丑化男性贬低男性”的呢?她写出了一些男性真的会做的事!反派(肖恩,罗杰,维尔福等)各有特色,行为和心理都是合理的,能在现实中找到对应。作者也写了丰满强壮的正面男性伽尔文,还有一些非常鲜活的灰色地带的角色(精致利己且油滑的阿维什卡,圣父又虚伪的废死派律师坎贝卡), 这还不够吗?很多男频书里的女性,要么是不存在的无名之人,要么是充满刻板印象的批发纸片人(拜金女,大胸女,...),或者是简单的圣母,表子二元对立。相较之下,我觉的作者已经很宽容了。
有精力抗议这本男角色少,男性拿到的角色卡or人设不好,不如多去男主文下面抗议。
唯一比较激进的是一些本章说比较激进。但是情有可原吧,市面上男本位的书太多,女本位的书太少,尤其是能写得这么好的,发泄发泄很合理。我达不到激女那种境界,但这种情况我乐意做沉默的帮//xiong。
回到第二卷的剧情,剧情的掌控力/节奏和第一卷是一致的,没有出现水平下滑问题,复仇剧情事实上非常有趣!正面对决,赫斯塔-艾娃-日蚀 vs 千叶-司雷-维克多利亚。全员智商在线,新人物形象/性格鲜活,打斗帅气,女主帅得一。
我好喜欢夜读会一起分析静静的顿河那段。我小时候试了好几次都没看下去,但当时没想那么深。
有小缺点。女主开局谜语人,莫名其妙就出现了个死亡名单。结尾处不太爽,女主因为公爵夫人自sha变得浑浑噩噩的,差点暴露。
================
23.04.23: 开篇的剧情设计和文笔都非常惊艳,第一个修道院小副本剧情进展快速,剧情转折有让我惊讶。之后的剧情节奏放缓了,我能接受,但确实比普通网文节奏慢。
文笔是实体书科幻翻译风,并且很流畅,没有过度繁杂的传统西幻式描述。很久没在网文中看到能让我如此有阅读感沉浸感的文笔了。出场人物,包括迅速便当了的修道院的两位女士,都各有特色,立得很好。
有些爱女文,性别矛盾是贯穿始终的唯一/最大矛盾,因此看多了会觉得同致化/无聊。这本很好的一点是,前面都没有提到性别的东西,纯靠世界观+剧情吸引人。在这个前提下,加入爱女特色(大部分配角是女性)。就很好!
优书这个评分实在是低估了,不知道是不是本书出了圈引来了男人和精神男人。
目前来说,本文甚至没有完全达到激女要求的,完美的女本位爱女+虐男那种程度。即便如此,都引来了如此之多破防发言,令人诧异。
人物塑造比如开篇有个塑造的很正面的小男孩。
用词比如用过一两次少年和少女,没用少男。用过一两次英雄,没用英雌。
世界观塑造比如主角进入基地穿了制服裙。也有描写女性的服装,比如千叶有一次出场穿的黑色高领毛衣+衬衫+男装卡其裤。我感觉敏感的人会觉得这里有服美役要素,毕竟看着是特意打扮自己了。裤子还声明了是男装,有种女性失quan的暗示。
小boss肖恩兄弟出场时,也没刻意丑化他们。兄弟情还蛮有意思的。
作者的笔触是十分克制的,作者都没有刻意引入一些普通人不常接触到的女本位词语,比如英雌,母父,姥子,女男平等。
这样都能破防,不敢想他们看到《英姐》这种书会怎么办,不得吓厥过去啊。那些破防书评只能说是书看少了+还没能意识到自己是如何被男quan社会洗脑的。
ps: 上面说的都是很小的点,对我来说甚至算不上扣分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