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登录

用户注册

找回密码

搜索历史
暂无搜索历史
提示
书评网
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

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

作者:比拉夫大王
状态: 已完结
字数: 171.5万
更新: 2023-07-30
5.4 42人评分
5星
5%
4星
15%
3星
45%
2星
25%
1星
10%
立即评分
我只能说作者既不懂农业,也不懂中国。
83年农业巨头?土地从哪来?随身空间吗?
中国做农业巨头有点想当然....土地谁给你......适合做工业巨头的土地都在国营农场手里,其他都是一块一块农民手里....你怎么做.....你以为像美国那样农业资本家吗?

土地和公司不一样....外国农场主都是真牛逼的,国家不可能把这么多可耕种土地给个人的,这关系国家粮食安全的问题,还有大量农民生计的问题。
建议第一章的主角身份,83年大学生改成入职地区农业部门(83年的大学生没到省府和国企,分配到地区市级政府机关虽然是少数的事,起码还是有的),档案在地区级(市),工作安排支援河阳县或者挂职河阳县,这样比较真实不出戏,也容易制造情节冲突。那时候分配首先是看接收单位,大部分学生是没到分配时间,单位已经落实,先是国企,在是省府,再是厅企,再是地州,一般没有到县级,到县级属于二次分配(极少数会遇到这样事,要么被占名额,要么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差,这样的学生很另类少数,或者犯过错误),一个县都分配不到几个大学生,县委都留着,敢把大学生分配下去,县委领导会给地区不尊重知识分子,不尊重科技生产力的政治风险。另:83还是84年全国的本专科大学毕业生仅有30万不到,当年国家人才奇缺,国家教委联合其他部门,根据国有企业、政府机关、事业单位等用人需要,制订分配计划,然后下发给各个高校,高校根据这张表格,再推荐合适的人选,在分配机制里,那时候学生个人意愿和县级政府机关权限小,没有分配权,在这样接收单位权力买方机制下,学校的参与权最高,再是国企,省府对大学生人才的需求都不够。至于是不是能回原籍,以前政策变动过,83什么政策不知道。那时候地区和县两级有的是中专生的分配权,所以市县干部很多都是中专出生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
另外那时候全国老革命干部在乡下的还有很多,一个县镇里老人可能是省级干部的老同事,出于政稳定的考虑,所以不像现在有停职的措施。要么处分,要么开除,要么调职。
另外要搞农业,就有两个必定条件,第一一定在体制内,因为价格渠道土地等生产资料都是国家控制的,只有国企和高校才有机会,地方政府都没权(有政治风险),总之行政力量是首要条件,当然即使在美国,搞农业也要州政府的力量,而且需要考虑即使换党派执政后州政府也要支持,县市都没用;第二是一定在内陆平原,从渤海弯道到广东半岛沿海省都是让路给资本和工厂的,去看看江苏浙江广州的土地和水污染就知道了,除了村小田地,其他全部让路给工厂,那时候谁敢在那些地区提农业产业布局,甚至提农业工厂都不行,地市主要领导都换人。
这就好像在沿海地区说要练高原作战力量,这都是无稽之谈。
最后,结合果美黄光宇等人的例子,之前9成9都是因为时代造就了他们,而不是个人造就了成功,所有那年代的“成功人”如果不是每个时机上凑巧某个领导在位,什么机会都没,大部分起家是因为有父辈岳辈,即使是干净点的希望刘。
勉强能看一点
半路弃书

书里主角的顺民良民味真是爆表
各种无偿奉献

后面看章节标题
还写粮食战争
又是瞎扯淡
农业,尤其主粮行业
是典型微利行业
资本家嫌没利润不屑于搞事
压根懒得游说放开进入而已

实情是资本家更青睐油脂行业的高利润
放弃主粮
而不是什么粮食战争打赢了
所以守住了主粮行业又不得不被迫放弃油脂行业
守住了了无利可图的,放弃有高利润的
这战争打得……真nc
写书评